GIS地圖
GIS地標
圖資檢索
  導淮委員會檔案包含大量珍貴的文獻與地理圖籍資料,深值研究運用。著眼於此,本平台運用地理資訊系統(GIS)技術,結合數位化的檔案文獻和歷史圖籍,期望具象而多層次地呈現檔案和圖資的地理特性,提供使用者進一步分析運用。本平台GIS部門主要包括兩大功能:
  (一)與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協作,建置的導淮工程計畫GIS功能。將數位加值後之檔案圖資,利用GIS軟體進行坐標定位,結合Google地圖,所建立之網站系統。使用者可任意選取圖資,設定透明度,就能輕易地將不同時期的地圖進行套疊與比對。
  (二)與本所數位資料庫小組合作,建置的導淮委員會檔案研究GIS功能。檔案經過資訊標註等數位加值作業後,藉由GIS技術加以定位與呈現。使用者即可自行檢索相關主題,便利地查考與運用檔案,並透過地理坐標呈現於GIS平台上。此外,經由時間軸的設計,則可顯示時間向度上的資訊分布與數量。
GIS總覽簡介
GIS使用說明
數化工具
圓 形
多邊形
矩 形
線 形

匯出數化
清除全部數化
清除前次數化
圖層設定
導淮入海水道路線圖(1931.4)
透明度:
民國二十年淮河流域水災災區圖(1931)
透明度:
裏下河水道圖(1932)
透明度:
鎮江至無錫間運河整理計畫圖(1934.3)
透明度:
蘇杭段運河平面圖(1934)
透明度:
皖淮上游添建涵洞位置圖(1936.10)
透明度:
導淮委員會工程處入江水道平面圖(1936.12)
透明度:
入江水道及高寶湖墾闢工程計劃圖(1937.1)
透明度:
導淮工程初步施工計劃圖(1937)
透明度:
蘇北黃災善後實施工程位置圖(1937)
透明度:
安徽省淮河平剖面圖(1943.11)
透明度:
淮河中上游平面圖(1946)
透明度:
淮河流域全圖(1946)
透明度:
導淮工程計劃總圖(1947.5)
透明度:
淮域運河平面圖(1948)
透明度:
蘇南浙北十萬分一地形圖(1929)
透明度:
申報人文地圖(1934)
透明度:
二十五萬分一中國圖(1954)
透明度:
簡易
進 階
圖 資
搜尋
© 2020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All rights reserved.